pg电子爱尔兰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pg电子爱尔兰 > 新闻动态 > 资治通鉴:你的事,你自己不上心,没道理别人替你上心,哪怕你掏钱了,你没这个态度,别人就会糊弄你!

资治通鉴:你的事,你自己不上心,没道理别人替你上心,哪怕你掏钱了,你没这个态度,别人就会糊弄你!
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2:43    点击次数:95

《资治通鉴》第九十二卷 晋纪十四

东晋·晋元帝永昌元年(壬午,公元322年)

【原文】

秦州刺史陈安求朝于曜,曜辞以疾。安怒,以为曜已卒,大掠而归。曜疾甚,乘马舆而还。(略)以寔长史鲁凭为参军。(略)陇上氐、羌皆附于安,有众十馀万,自称大都督、假黄钺、大将军、雍、凉、秦、梁四州牧、凉王,以赵募为相国。鲁凭对安大哭曰:“吾不忍见陈安之死也!”安怒,命斩之。(略)曜闻之,恸哭曰:“贤人,民之望也。陈安于求贤之秋而多杀贤者,吾知其无所为也!”

【译文】

译文太长,略

【解析】

之前有篇文章咱们讲到,用人的维度有三种。

人本身给你带来的价值、用这个人这个动作给你带来的价值,以及这个人背后有你要资源。

所谓用人,无非是这三种其一。

今天讲一种另类的用人方法。

公元323年,前赵的秦州刺史陈安准备觐见前赵皇帝刘曜,却因为刘曜病重无法见人,让陈安有了别样心思,于是造反了。

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乱世,造反这事的理由千奇百怪,但究其本质都是借口,没哪个站得住脚。

但这里必须说一说陈安这人。

他原本是西晋秦王司马保的麾下。

司马保这个人水平、能力都不行,但他唯独做的不错的地方就是他对陈安非常好。

也就是这份信任,后来司马保被杀,陈安发兵为司马保报仇,用天子礼仪下葬司马保,也算是遂了司马保做皇帝的梦。

之后就是发生了上面材料。

刘曜的病重,让陈安窥见机会,埋伏打了刘曜一个措手不及,材料中的另一个人物鲁凭就是在此时被俘虏的,并任命为陈安的参军。

之后陈安继续派人追击刘曜失败,折损三万人马,就连自己的兄弟也折了进去。

眼见弄死刘曜已经没有可能,陈安转变策略,返回上邽,攻克汧城,一时间陇上的氐族、羌族归附陈安,声势暴涨。

记住一个规律。

所谓物极必反,事情发展到最好的时候,往往要走下坡路,人在得意的时候往往大概率要吃亏。

不出意外,陈安开始出错了。

这个时候的陈安,看似声势起来了,但其内部问题非常严重。

其一,对于刘曜,先投降,又反叛。

这种路线的不稳定,带有极强的投机属性。

要是他自己一个人横跳,也没啥,但是他作为一只部队的首领,这样跳来跳去就给下面的人非常强烈的不安全、不稳定感。

其二,陈安吸纳了太多异族。

吸纳本身不是问题,问题在于,吸纳之后,异族占比太高就是问题。

这些异族之所以投靠陈安,无非是见风使舵,不是真要为他卖命。

这种投机属性极强,打顺风仗可以,一旦局势僵持少不得就要给陈安捅刀子。

其三,陈安的核心力量减少了。

之前提到陈安让兄弟带三人去追击刘曜,结果失败了。

这三万人是陈安的核心,死一个就少一个。

有这些人在陈安才能压得住异族,也才能有和刘曜拼命的底气。

理解了这个才能看陈安后面的操作内涵。

其四,陈安称王,政治上的不成熟与无奈。

并不是说陈安称王不行。

提前称王,野心暴露,把自己摆在明面来树敌拉仇恨。

陈安要称王,个人认为,不是他想称王,而是不得已。

而他称王之后,可以给他手底下的人尤其是那些异族各种官职名号以拉拢,树立更大的预期。

这也恰恰说明陈安没有什么实质的东西给下面人,只有靠称王这招。

所以,陈安看似声势不错,但内里问题很多,一旦处理不好就要出大问题。

至于鲁凭之死,其实我个人觉得,鲁凭他有没有才不确定,但他极有可能是用那种故作惊人之语的方式来让陈安重视自己。

就像三国演义中,说客来了,你问他来干嘛,他说“为使君吊丧耳。”

你这一听,情绪就上来了,那你可不就想看看他想继续说什么。

这就有点现代自媒体写作标题党一样。

只不过陈安没理解鲁凭这种玩法,以为他来乱军心的,于是直接杀了。

陈安这边说完,再说刘曜这边。

刘曜因为病重被陈安打了个措手不及,但好在他缓过来了。

紧接着他听到陈安杀鲁凭的消息传来。

之前提到,陈安实力暴涨,但暴涨必然带来根基不稳。

而想要把根基稳定,陈安需要人来治理、稳定,对内做各种工作。

在军事上没有出胜负之前,陈安和刘曜博弈就在于对当地有才、士人、有本事的人的争夺和拉拢上。

鲁凭被陈安所杀,在刘曜看来就是一个可以做文章的地方。

就像刘备讲的,他能走到今天,就是靠着和曹操反着来。

陈安杀鲁凭,那么刘曜就要哭鲁凭,把鲁凭塑造成有本事的人,而他刘曜哭鲁凭就是表示对贤人的尊敬和渴求,突出陈安不爱人才,是个混蛋不值得投靠。

没有对比,就没有伤害嘛,这就是典型的拉踩。

【闲扯】

抛开刘曜对陈安的拉踩,刘曜说那番话不过是说对人才态度的重要性。

但用人本身的内涵是什么?

其实是一个非常客观的规律。

韩信点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,重点不在于他韩信带兵比刘邦多。

而在于,规模越大的系统,带来的问题也越多。

或者说,要处理的问题数量、复杂度的增加,是你系统不断扩大、增大带来的成本。

你一个人的能力、时间、精力是有限的,当你摊子越大,你就要靠别人来解决问题了。

而帮你解决问题的别人们既成为你系统的一部分,也成为帮你维持这个大系统的根本。

所以,你对这个别人们的态度就非常重要了。

朴素点的说法,人家帮你解决问题,你还给别人脸子看,不是你没教养、不尊重人的问题,而是你没把你的问题当回事。

既然你自己都无所谓,那别人又怎么会对你的事有所谓呢?

都知道重视人才,但实际上重视人才的真实内涵是什么?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pg电子爱尔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